週六. 11 月 29th, 2025

富貴手怎麼辦 ?富貴手成因、症狀與改善保養一次看懂

富貴手怎麼辦

富貴手怎麼辦 ?很多人第一次聽到「富貴手」,都會以為是在稱讚自己「命好、手相漂亮」,但其實現實完全相反。富貴手指的是手部肌膚因為長期接觸水、清潔劑或刺激物,導致乾燥、脫皮、搔癢甚至龜裂的一種皮膚狀況,常見於家庭主婦、餐飲服務業、醫護人員等需要頻繁洗手或做家事的族群。也就是說,富貴手其實是一種「手部過度操勞的警訊」,而不是代表你真的很富貴。

如果你最近發現自己的手越來越乾、指縫開始脫皮、洗完手會刺刺癢癢,甚至嚴重到裂開流血,那就很有可能是富貴手上身。好消息是,富貴手並不是無法改善的可怕疾病,只要找出成因、調整日常習慣、搭配正確的護手產品,就有機會慢慢修復手部皮膚屏障,讓雙手恢復柔嫩不再又乾又癢。

什麼是富貴手?先搞懂富貴手的真正意思

富貴手這個名字聽起來很美好,早期多用來形容看起來白嫩、纖細、沒有做過粗重工作的一雙手,給人一種「被好好照顧、很有福氣」的感覺。不過在皮膚科或日常用語裡,現在我們說的富貴手,大多是指因為過度碰水、使用清潔劑或接觸刺激性物質,導致手部皮膚變得乾燥、粗糙、脫皮,甚至龜裂流血的一種接觸性皮膚炎。這種情況代表的是皮膚原本用來保護自己的屏障已經受損,水分和油脂流失過多,外界刺激更容易趁機跑進皮膚裡,使得紅、癢、痛的情況反覆出現。

也就是說,「富貴手」其實是一種提醒:你的雙手工作量已經超過能負荷的程度,需要好好休息與加強保養,而不是一種值得炫耀或開心的狀態。如果只覺得是小乾裂、不當一回事,繼續頻繁做家事、接觸清潔劑、反覆洗手卻沒有任何保護,往往就會讓症狀越拖越嚴重,從輕微脫皮變成一碰水就刺痛,最後甚至影響到工作與日常生活。

富貴手名稱從哪裡來?

會出現「富貴手」這個稱呼,和傳統的價值觀有關。過去大家普遍認為,不用做粗重工作、平常少碰水、少做家事的人,手部皮膚會比較細緻白嫩、沒有厚繭或裂痕,看起來就很有「富貴相」。因此,白皙、柔嫩、看起來沒受過苦的一雙手,就被形容成「富貴手」,帶著一點讚美與羨慕的意味。

但在現代生活中,真正出現「富貴手症狀」的,反而多半是最辛苦的一群人:每天洗碗、洗衣、打掃環境的家庭主婦,必須頻繁洗手、消毒的醫護、餐飲與服務業工作者。他們因為長時間接觸水與清潔劑,皮膚被過度清潔、油脂被不斷帶走,最後變成乾到裂開的「富貴手」。也因此,這個名稱在現代聽起來多少帶有一點反諷:名字很漂亮,背後卻是長期付出的痕跡。

富貴手 ≠ 富貴命:別再誤會了

很多人第一次聽到自己有「富貴手」,會以為是在稱讚手相好、命很好,甚至覺得是一種好兆頭。但事實剛好相反,當你的手部出現 乾裂、脫皮、紅腫、粗糙、刺痛或搔癢 等狀況時,「富貴手」其實是在提醒你:皮膚已經不堪長期刺激與操勞,正處於發炎或屏障受損的狀態。

如果把這些訊號當成小事,繼續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頻繁碰水、使用清潔劑或酒精消毒,症狀往往只會越來越嚴重,從一開始的小脫皮,發展到明顯龜裂、流血、洗手或抓東西就痛,甚至晚上睡覺也會被癢醒。不只影響美觀,更可能讓你做家事、工作、照顧家人都變得不方便。所以,與其把富貴手當成「被稱讚」,不如把它看作是一個重要警訊:是時候調整生活習慣,並好好照顧你的雙手了。

富貴手常見成因:為什麼你的手越洗越乾?

多數人的富貴手,並不是突然發生,而是長時間「過度清潔+缺乏保護」累積出來的結果。當手部皮膚一再被清潔劑、熱水帶走油脂,卻沒有好好補水、擦護手產品,原本負責保護的皮膚屏障就會慢慢受損,變得無法鎖住水分,也無法有效阻擋外界刺激。久而久之,就會出現乾燥、粗糙、脫皮,嚴重時甚至龜裂流血的狀況。

特別是每天需要頻繁洗碗、洗衣服、打掃環境,或是工作上必須一直洗手、噴酒精消毒的人,手幾乎一整天都在「洗掉油脂」的循環裡。如果又覺得擦護手霜很麻煩、或擔心手會變黏而不保養,富貴手就更容易悄悄找上門。換句話說,你的手越是「勤勞工作」,反而越有可能變成乾到不舒服的富貴手。

富貴手怎麼辦 富貴手3大常見成因

1. 長時間接觸水與清潔劑

對手部皮膚來說,最大的壓力其實就是「一直在碰水、碰清潔劑」。常見的情況包括:

  • 一天要洗好幾次碗、鍋子、奶瓶等餐具

  • 手洗衣服、刷馬桶、清洗浴室或廚房油污

  • 使用含界面活性劑的清潔產品,如洗碗精、洗衣精、浴廁清潔劑

  • 一天中很多次短時間碰水,讓手部反覆「濕了又乾」

水本身其實就會帶走皮膚表面的油脂,清潔劑更是加強溶解油脂的幫手。當你一天好幾次重複這件事,皮膚保護層就會被越洗越薄。少了這層天然保護,水分很難留在皮膚裡,外界的刺激物也更容易滲入,於是就開始出現乾裂、緊繃、粗糙、脫皮等問題。如果這時候又沒有補上任何保濕或修護產品,富貴手就會慢慢成形,最後變成一種「怎麼洗都不舒服」的惡性循環。

2. 環境、季節與體質也有影響

除了清潔習慣之外,環境與體質也會讓有些人特別容易變成富貴手。有幾種常見情況:

  • 冬天或長期待在冷氣房:空氣濕度偏低,水分蒸發得更快,皮膚本來就容易變乾。

  • 天生膚質較乾、較敏感的人:油脂分泌較少,皮膚屏障先天就比較薄弱。

  • 有異位性皮膚炎或敏感膚質者:皮膚對外界刺激比較敏感,一點點清潔或摩擦就可能引發紅癢。

  • 需要頻繁酒精消毒的工作族群(如醫護、服務業、櫃檯等):酒精會加速水分揮發,對皮膚是另一種刺激。

當這些體質與環境因素,遇上「大量碰水+清潔劑」的生活型態時,就很容易引爆富貴手。也就是說,並不是你特別「矯情」,而是你的皮膚本來就比較脆弱,更需要額外的保護與保養。只要能認清自己是高風險族群,提前在生活中做好預防,富貴手就比較不會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。

(延伸閱讀:減少手部細紋這樣做!5招解決手皺紋暗沉,養成年輕美手

哪些人最容易有富貴手?高風險族群自我檢查

很多人會以為,只有天天「泡在水裡做家事」的人才會有富貴手,但實際上,很多職業、膚質條件,都會讓你悄悄成為富貴手、主婦手、洗碗手、手部濕疹的高風險族群。也就是說,就算你現在手看起來還算OK,只要符合下面幾種狀況之一,都很值得提早開始做好手部保養與防護。

高風險族群 日常情境描述 原因
家庭主婦、家庭煮夫 每天反覆洗碗、刷鍋、清洗奶瓶,外加拖地、刷浴室、整理廚房油污 長時間碰水+清潔劑,手幾乎沒有休息時間,皮膚油脂被一直帶走,容易乾裂脫皮
餐飲業、服務業工作者 清洗餐具、擦桌子、整理環境,一整天頻繁洗手、噴酒精 清潔劑+酒精雙重刺激,屬於常見的「職業性皮膚炎」高風險族群
醫護人員、美容師等高頻率洗手族群 為了衛生標準,必須不斷洗手、消毒、接觸各種清潔與消毒用品 洗手與酒精次數遠高於一般人,皮膚屏障長期處於高壓狀態,容易變成富貴手
敏感肌、異位性皮膚炎、乾性膚質者 本身就容易乾癢、紅腫,一點環境變化或清潔刺激就有反應 皮膚屏障先天較薄弱、油脂少,遇到碰水與清潔劑,更容易出現紅癢、龜裂問題
長期待在冷氣房或乾冷環境工作的人 辦公室、賣場、空調環境中久坐,皮膚常覺得繃繃乾乾 濕度低、水分散失快,若又要常洗手或消毒,富貴手、手部乾裂風險大幅提高

如果你一邊看一邊默默在心裡打勾好幾項,那就代表你很可能是「富貴手高風險族群」。與其等到手已經乾裂到痛不欲生、做什麼都不方便,才急著找護手霜,倒不如現在就開始調整做家事的方式、減少不必要的刺激,並挑選適合自己的護膚產品,讓雙手在還沒「壞掉」之前,就先被好好照顧起來。

富貴手症狀怎麼看?這些徵兆要提高警覺

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富貴手,可以從幾個常見的症狀來判斷。富貴手通常不是某一天突然「爆發」,而是狀況一點一點累積上來的結果:一開始可能只是有點乾、偶爾脫皮,之後慢慢變成粗糙、刺痛、甚至裂開流血。如果能在初期就發現、適度減少刺激並加強保濕,多數情況都能控制在比較輕微、好處理的階段;相反地,如果覺得只是小事而放著不管,拖到嚴重時不僅不舒服,還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治療才能恢復。

1. 初期症狀:乾、粗、脫皮、搔癢

在富貴手的早期,很多人只會覺得「最近手好像比較乾」,但其實這就是身體在發出的第一個警訊。常見的初期症狀包括:

  • 手指關節、指縫開始變得乾燥、緊繃,彎曲手指時會覺得皮膚被拉扯

  • 皮膚摸起來變得粗糙,少了原本的細緻與滑順感

  • 指縫、手掌邊緣、手背關節處開始出現小屑屑,輕輕一抓就掉皮

  • 洗完手或碰水後,會出現短暫的癢、緊繃或微微刺痛感

很多人會以為這只是天氣變冷、冷氣房太乾,或覺得「擦一下乳液就好」,沒有特別重視。但其實這個階段是最適合介入改善的黃金時期:
如果你願意從現在開始 減少不必要的碰水、做家事時戴手套、每次洗手後確實擦乾並擦護手霜或護膚膏,通常有機會讓症狀慢慢穩定下來,不會進展到後面更疼痛、影響生活的階段。

2. 加重時可能出現龜裂、紅腫、疼痛

當富貴手持續惡化、皮膚屏障越來越薄弱時,症狀就會從「有點不舒服」進展到「真的會痛、會影響生活」。這個階段常見的情形包括:

  • 手指或手掌出現明顯裂紋,像是細小傷口,嚴重時甚至會裂到流血

  • 皮膚呈現紅腫狀態,摸起來會發熱,輕輕碰觸就會感到刺痛或灼熱感

  • 有時會出現滲液、結痂,看起來就像小傷口反覆破掉又結疤

  • 做日常事情如穿衣服、洗澡、拿東西、寫字、打字時,都會因為牽扯到裂口而感到不舒服

到了這個階段,富貴手就不只是外觀問題,而是實際影響到你的生活品質。單靠一般護手霜或保養品,往往已經不太夠,甚至有些產品擦上去還會覺得更刺痛。建議此時 儘快就醫,由皮膚科醫師評估狀況,必要時會開立藥膏或其他治療方式,先把發炎與裂口穩定下來,再搭配日常保護與保濕,恢復速度會比較快、也比較不容易反覆惡化。

富貴手怎麼辦 洗手

如何預防富貴手?從日常生活習慣做起

預防富貴手,關鍵不是「完全不碰水」,而是讓每一次接觸水和清潔劑時,皮膚都有足夠的保護與休息時間。可以簡單記成三個原則:減少不必要的刺激+加上一層保護+事後確實保養。只要在做家事、洗手、清潔環境這些日常動作中,多留意幾個細節,就能大幅降低手部皮膚受傷的機會。特別是已經有乾燥、脫皮傾向或屬於高風險族群(家庭主婦、醫護、餐飲服務業等),更應該把預防富貴手當作日常習慣的一部分,而不是等到裂開才來補救。

1. 正確使用清潔劑與洗手方式

清潔本身沒有錯,但「怎麼清潔」就差很多。想減少對手部的傷害,可以從這幾點開始調整:

  • 需要用到清潔劑時,盡量戴上橡膠或塑膠手套
    洗碗、刷馬桶、清洗油污或使用強力清潔劑時,建議一定要戴手套,讓清潔劑接觸的是手套,而不是你的皮膚。如果擔心流汗不舒服,可以在裡面先戴一層薄棉質手套,再戴上橡膠手套,會比較透氣。

  • 能用工具刷的地方,就不要徒手猛刷
    像是鍋底油垢、磁磚縫髒污,可以改用刷子、菜瓜布、長柄刷具等工具,減少手掌直接用力摩擦的時間,避免清潔劑加上摩擦力,讓皮膚受傷更嚴重。

  • 洗手時使用溫水+溫和洗手乳,避免太熱的水
    太熱的水會更快速溶解皮膚上的油脂,讓保護層流失得更快。建議以微溫的水搭配溫和洗手乳即可,不需要反覆擠很多次清潔用品,適量就好。

  • 不要頻繁重複洗手,能集中一次完成就不要拆成很多次
    一整天下來「十幾次小洗手」,對皮膚的傷害往往比幾次較完整的清潔還大。如果可以,把需要洗的東西集中一次處理,減少手部反覆「濕了又乾」的次數,對皮膚比較友善。

2. 碰水後一定要擦乾並適時保養

很多人以為「只是碰一下水,不用特別處理」,但真正關鍵往往是在碰水「之後」你做了什麼:

  • 每次碰水後,記得用毛巾「輕輕按乾」雙手,避免用力搓揉
    用力來回搓擦不僅會刺激皮膚表面,還可能讓原本就偏乾、脫皮的地方變得更糟。建議用柔軟的毛巾輕壓、按乾水分,讓皮膚在不被拉扯的情況下變乾。

  • 手擦乾後,可以順手擦一點護手霜或富貴手專用護膚膏
    趁著皮膚還有一點點微濕感時擦護手產品,保濕效果會更好,也比較容易形成一層保護膜。可以固定把護手霜放在洗手台旁、辦公桌上或包包裡,方便隨手使用。

  • 冬天或在冷氣房工作時,可以增加護手次數,加強保濕
    乾冷或長時間吹冷氣的環境,水分蒸發速度會更快,這時候建議白天可以多補擦幾次護手霜,尤其是洗完手、做完家事或感到緊繃時,千萬不要等到脫皮才想到要保養。

  • 睡前可以稍微厚擦,當作「晚安手膜」,讓保養效果更好
    晚上是皮膚修復的黃金時間,可以在睡前稍微厚擦一層護手霜或富貴手護膚膏,必要時再戴上棉質手套,幫助成分慢慢吸收。隔天早上起床時,通常會明顯感覺手變得比較柔軟、不那麼乾癢。

把這些小動作變成習慣,你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做「大保養」,日常生活中自然就能幫雙手建立一道穩定的防護牆,富貴手也會比較不容易找上門。

富貴手期間這樣做反而更糟:常見 NG 保養行為

很多人發現自己有富貴手之後,第一反應就是「我要趕快讓它好起來」,於是開始各種加強清潔、加強保養,但有些做法看起來像在照顧肌膚,其實反而是在「火上澆油」,讓原本就很脆弱的皮膚更加受傷。如果你正在這樣做,很有可能就是富貴手一直好不了、反覆發作的原因之一,值得好好調整一下。

NG 1:用很熱的水泡手、一直洗手想「洗掉乾皮」

很多人看到手上一層一層的乾皮,會直覺覺得「太乾了,泡熱水、洗一洗就會好」,甚至會特別用很熱的水來泡,覺得這樣比較舒服、比較乾淨。
但事實上,熱水會更快速帶走皮膚表面的油脂,讓原本就受損的皮膚屏障變得更加脆弱,乾燥、緊繃和龜裂反而更嚴重。長時間泡手或頻繁用熱水洗手,也會讓細小的裂痕越裂越深,變成「怎麼洗都痛」的惡性循環。
富貴手期間,建議改用 微溫的水、縮短碰水時間,洗完後立即擦乾並補上護膚膏,比起熱水久泡安全又有效。

NG 2:用力搓手、撕皮、抓癢抓到破皮

皮膚一乾、開始起屑時,很多人會忍不住一直撕那些小皮,或是覺得癢就拼命抓,甚至洗手、擦乾時習慣用力搓,想把「不好看的地方」通通搓掉。
但這些看似「整理皮膚」的動作,其實都在對皮膚造成二次傷害:

  • 一用力搓,就會把原本已經變薄、變脆弱的角質層再拉開一次

  • 一直撕小皮,很容易拉到還沒有完全乾掉或已經微微裂開的地方,造成更深的傷口

  • 抓癢抓到破皮,還可能讓細菌有機會從傷口跑進去,引發感染

如果你發現自己很常「一邊滑手機一邊撕手皮」,可以試著把這個動作改成「手癢就擦護膚膏」,既能舒緩,又不會讓傷口越弄越大。

NG 3:自己亂買去角質產品、酸類產品擦在手上

有些人會覺得:「既然手這麼粗、乾皮這麼多,那我來去角質、擦酸類,讓它更新快一點。」
問題是,富貴手本來就是皮膚屏障受損、已經「受傷」的狀態,這時候再用含酸類、強效去角質、磨砂顆粒很粗的產品,等於在脆弱的皮膚上再多刮幾刀。常見後果包括:

  • 擦完變得更紅、更癢、更刺痛

  • 原本只有淺淺的脫皮,變成明顯發炎、甚至滲液

  • 皮膚越來越薄、防禦力越來越差,之後連日常清潔都變得很敏感

富貴手階段的重點是 保濕、修護、減少刺激,不是追求「去掉全部乾皮」的光滑感。等皮膚穩定下來,再視情況考慮溫和去角質,會安全得多。

NG 4:長期自己擦藥膏卻沒看醫生

還有一種常見狀況,是自己去藥局買藥膏,覺得「擦了有效就繼續擦」,但完全沒有讓皮膚科醫師看過。
短期來看,有些藥膏確實能快速減少紅、癢、腫的問題,讓你覺得「好像有變好」,但如果長期、頻繁、沒有醫師指示地使用某些藥物類型(例如含類固醇的藥膏),可能會讓:

  • 皮膚變得越來越薄,稍微摩擦就紅

  • 對外界刺激變得更敏感,一停藥就反覆發作

  • 症狀被壓住一陣子,但真正的原因和照護方式一直沒處理

如果你的富貴手已經反覆一段時間,或必須靠藥膏才能維持不太癢、不太紅,最好讓皮膚科醫師親自看過,依你的狀況調整藥膏種類、使用頻率與搭配的保養方式,會比自己亂猜、亂擦安全非常多。

富貴手已經上身怎麼辦?保養與就醫建議

如果你已經明顯感覺到手部乾裂、脫皮、龜裂,甚至洗個手、抓東西都會刺痛,其實就是富貴手已經正式「上身」的訊號。這時候先不用過度緊張,但也千萬不要再用「忍一忍就好」的心態硬撐,因為放著不處理,很可能會越拖越嚴重。想要讓富貴手慢慢好轉,最重要的是三件事:減少刺激、調整生活習慣、搭配正確的護膚產品。當你願意稍微改變一下做家事和洗手的方式,再加上有系統地保養,通常都能讓手部狀況逐漸恢復穩定。

1. 富貴手護膚膏怎麼選?

當手已經乾裂、脫皮時,單純只擦一般香香的護手霜,往往效果有限,甚至有時候還會覺得刺刺的不舒服。這時候就很適合選擇「針對乾裂敏感肌」或「修護型」的富貴手護膚膏,幫助受損的皮膚屏障慢慢修復。

選擇富貴手護膚膏時,可以特別注意:

  • 以保濕、修護屏障為主的成分
    可以選擇含有甘油、尿素、玻尿酸、神經醯胺等成分的產品,這類成分能幫助抓住水分、補強皮膚屏障,讓皮膚不會一下子又變得乾巴巴。對於已經有乾裂、粗糙問題的手來說,這比單純香味好聞重要得多。

  • 質地可以稍微厚一點,幫助形成保護膜
    很多人怕護手膏油膩,但對富貴手而言,「有一點滋潤感」反而是好的。偏厚的質地就像幫皮膚蓋上一層薄外套,鎖住水分,也減少外界刺激直接接觸到受損皮膚。

  • 儘量避免酒精、強烈香精、過多刺激性成分
    刺激性的香料、酒精、去角質成分等,都有可能讓已經發炎的皮膚更不舒服。如果你擦了之後覺得刺痛感很明顯,或紅腫變嚴重,代表這款產品可能不太適合現在的膚況。

  • 若皮膚已有破皮或裂傷,使用前可先少量測試
    可以先在比較小、比較不嚴重的地方少量試擦,觀察幾分鐘到幾個小時,看看是否會更紅、更癢或刺痛。如果反應還可以,再慢慢增加使用範圍會比較安全。

使用方式上,建議這樣做:

  • 每次碰完水、做完家事就補擦
    做完家事、洗完碗或洗完手,只要擦乾雙手後,順手補上一些護膚膏,讓皮膚在每次「被清潔」之後都有機會被照顧到。

  • 睡前較厚一層,增加修護時間
    睡覺前可以稍微厚擦一點,當作幫手做「晚安修護」,讓成分可以在你睡覺的幾個小時裡慢慢被吸收。

  • 情況較嚴重時,可以搭配棉質手套
    在厚擦護膚膏後戴上棉質手套,不只可以減少沾得到處都是,還能幫助成分更貼合皮膚、延長保護時間,隔天醒來通常會感覺柔嫩度有明顯差異。

2. 什麼時候要看皮膚科醫師?

雖然多數輕微的富貴手可以靠調整生活習慣與保養來改善,但如果你已經出現比較嚴重或反覆發作的狀況,就不建議再自己硬撐。以下情況,建議盡早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會比較安心:

  • 裂痕很深、反覆流血或遲遲無法癒合
    如果手指或手掌的裂口常常裂開、流血,甚至一拉扯就破掉,代表皮膚屏障已經嚴重受損,可能需要藥物幫忙控制。

  • 手部紅腫熱痛、觸碰就會很不舒服
    當紅腫、發熱、疼痛明顯,甚至碰到水就刺痛得受不了時,很可能已經有明顯發炎或合併感染的情況,這時就不適合只靠一般保養品處理。

  • 已經擦了護手霜或護膚膏一陣子仍沒有明顯改善
    如果你已經持續保養一到兩週,卻完全看不到好轉,甚至越來越嚴重,就代表單靠保養的力道不夠,需要專業介入。

  • 懷疑與其他皮膚疾病(例如異位性皮膚炎)有關
    若你本身就有異位性皮膚炎、濕疹或其他皮膚問題,手部出狀況時較難單純判斷是不是只有富貴手,讓醫師檢查、評估會更準確。

由專業醫師評估後,可能會依照你的狀況,開立類固醇藥膏、抗發炎或抗過敏藥物,幫助發炎反應先穩定下來。等到急性期結束,再搭配日常的防護與保養,往往能讓富貴手比較不容易反覆發作。簡單來說,如果你已經痛到影響生活或覺得「好不起來」,那就是很明確該看醫生的時機點了。

富貴手怎麼辦 常見問題FAQ

Q1:富貴手會自己好嗎?

如果只是非常輕微的乾燥、脫皮,在減少碰水、避免刺激、加強保濕的情況下,有機會慢慢改善。不過若你仍然持續頻繁做家事、洗碗、使用清潔劑,卻沒有任何防護,富貴手通常不會「自己好」,甚至會越來越嚴重。建議至少同時做到「戴手套+碰水後擦乾+固定擦護膚膏」,讓皮膚有機會修復。

Q2:富貴手擦一般護手霜就可以嗎?

一般護手霜可以提供基本保濕,但對於已經明顯乾裂、脫皮的富貴手來說,可能還不太夠。建議選擇針對乾裂、敏感肌設計的富貴手護膚膏,成分上通常會更著重修護皮膚屏障與保水度。如果狀況已經很紅、很痛或有傷口,建議先就醫,確認是否需要搭配藥用藥膏一起使用。

Q3:做家事一定會得富貴手嗎?

不一定,但如果做家事時完全沒有保護,加上膚質本來就偏乾或敏感,得富貴手的機率就會大大提升。建議做家事時盡量戴手套、避免直接接觸清潔劑,做完後記得把手擦乾並擦護手霜或護膚膏。只要有建立這些好習慣,就算常洗碗、常打掃,也比較不容易發展成嚴重的富貴手。

Q4:富貴手會傳染給家人或小孩嗎?

富貴手本身多半是因為皮膚受到刺激、乾燥所引起,並不是病毒或細菌感染,所以一般情況下 不會傳染。不過如果因為抓癢或破皮產生細菌感染,就會變成另外的皮膚問題,可能需要醫師治療。因此與其擔心傳染,更重要的是儘早改善症狀、保護好自己的手。

(延伸閱讀:護手霜推薦|評比冠軍+高效護手攻略

富貴手看起來只是「手比較乾、比較粗」的小問題,但其實是手部皮膚長期受到刺激、缺乏保護的警訊。從認識富貴手的真正意思、了解成因與症狀開始,你就能更有意識地調整生活習慣:做家事時戴手套、碰水後確實擦乾、固定使用富貴手護膚膏,必要時也別害怕尋求皮膚科醫師的協助。雙手是每天陪伴你生活與工作的夥伴,適度保養絕對不是矯情,而是讓自己過得更舒服的基本投資。只要從現在開始改變,小小的習慣累積起來,你也可以慢慢告別富貴手,讓雙手重新找回健康與柔嫩。

IP_加LINE了解_blog

By Cecelia

Related Post